「维修中心」松下电器(中国)实施经营人才本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9月10日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此外,双方还达成了建立知识联盟和战术伙伴关系的协议,并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是松下电器有限公司第一次以国内最高学府进行高级人才培养计划。福岛第一核电站主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吴教授出席了签字仪式。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中闻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李一宁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据悉,松下通过系统严谨的前期研究,在中国建立了实用的高级人才研发体系。根据协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将以mba教学体系为蓝本,通过对松下在华公司的调研,掌握最新需求和重点课题,规划培训和指导方案。而且松下(中国)企业会敞开大门配合老师们前期的研究和实践,派有资质的人员参加培训。除了一般的课堂培训,该项目还包括现场实用文案。同学们会拿着各个企业的业务课题参加各个课程的培训,接受相关老师的指导和启发,积极思考项目处理方案,回到各自岗位后实施这些方案,直到本课题的最终处理。贴近实践,直接服务业务,是项目的重要特色。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培训”逐渐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并成为公司快速扩张和发展的重要课题。这次松下电器和北京大学携手合作,在中国培养本土高级管理人才,实现了跨学科的“强强联合”,无疑将成为中国公司培养的一大亮点。松下电器(中国)作为松下电器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1995年7月,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了人才培训中心。该中心根据松下公司在中国的人员构成和业务需求,每年开设约30门课程,为6万多名各级管理干部、专业人士和业务骨干提供了系统的指导,已成为松下公司海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随着松下电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战术调整,现有的人力资源及其应用方法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利用国内优秀的培训资源,培养适合当地快速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松下电器实业有限公司的新选择。在管理本地化和人才本地化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管理的前提下。松下的全球化策略将中国的事业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松下电器提出“全球商业的成败取决于中国的商业战术”,并认为“在中国市场取胜是在世界上取胜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中国“第二个松下”的宏伟蓝图,松下将2005年在中国的业务中期目标设定为年产值700亿元、2006年销售额700亿元的新高。目前,松下在中国大陆和香港有60家公司,总投资284亿元,员工约6万人,年销售额368亿元。